多地2022年高考结束了,一篇“特殊”的高考作文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。因为这篇作文并不是真正的考生写的,而是出自一个叫“度晓晓”的百度数字人之手。

其实看似“开挂”的AI作文没那么容易,考验AI数字人的审题能力、逻辑能力和创意能力。此前,也曾有AI挑战高考作文却只能达到“小学生”水平的案例。而这次写出48分作文的“度晓晓”,本身就是一个“人工智能的高度集合体“,她有百度大脑 7.0 核心技术驱动,整合了多模态交互技术、3D 数字人建模、自然语言理解等多种技术,加上有文心大模型(ERNIE 3.0 Zeus千亿大模型)的加持,高考作文便不在话下了。
但是,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AI能处理的文字,大都具有重复性、有相对的标准答案、流程相对固定、有具体的规则。运用AI虽然能够便捷地提供各类信息和服务,也能代替人类做很多重复的工作,将宝贵的人力释放到更加具有创造力的工作上,但如何走好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AI的红利更全面地普惠人类,或许是AI企业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。
来源:科普中国、科普山东